中華人民共和國迎來70歲華誕,《人民日報》作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機關報,見證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
以下是《人民日報》1949年-2021年歷年國慶節的頭版,看后可以感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國家所經歷的不同歷史階段的政治主題與經濟動向。
毛澤東同志親筆為人民日報題寫的報名。讓我們一起翻開歷史,回顧一下建國以來的人民日報國慶頭版。
1949年,開國黨報頭版中的六位副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任期為1949年9月30日至1954年9月27日。
▲中央檔案館公布的12分鐘《開國大典》彩色影像
這是一組絕版開國大典彩色影像,無比珍貴,真實還原了這一偉大的歷史時刻。
當年開國大典閱兵,僅17架飛機,其中4架攜彈飛行,同時肩負著保衛天安門上空安全的戰備警戒任務。由于飛機太少,周總理說:“飛機不夠就飛兩遍!”這樣看起來數量就多了。
當時,中國自己還沒有彩色拍攝技術,因此,在劉少奇于1949年6月至8月訪蘇期間,斯大林主動提出由蘇聯攝影幫助拍攝新中國開國大典的盛況。這12名攝影師從當天下午一直拍到晚上,從毛澤東講話、升國旗、閱兵到游行,一共拍了幾十本膠片。不幸的是,10月2日下半夜,一場意外的火災燒毀了存放這些膠片的房間,很多珍貴照片、錄像帶被燒毀,僅留下部分。后經調查是因為丟棄在客廳沒有熄滅的煙頭所引發的。
1950年,建國初期《人民日報》國慶頭版中有孫中山(中國近代民族民主主義革命的開拓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
1950年7月10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臺灣朝鮮運動委員會”成立,抗美援朝運動自此開始。
1951年,前蘇聯是中國的主要鄰邦和朋友。
1951年的5月,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周年,毛主席舉行宴會慶祝國慶。
1953年,提出工業化的目標,國慶版報刊上依然有孫中山的照片。
1954年,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
1955年,周總理舉行盛大宴會,招待來京參加國慶觀禮的各界人士,各國領導人致電祝賀我國國慶節。
1956年,國慶主題是毛澤東歡迎印尼總統。
1957年,歡呼國慶八周年,周總理招待五十多國外賓,中國人民的朋友遍于全世界。
1958年,左傾錯誤泛濫、大躍進、人民公社化。人民日報國慶版開始采用套紅標題,而且有著濃烈的總路線大躍進氣息。
1959年4月,在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劉少奇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國防委員會主席。
1959-1961年,我國經歷了“三年自然災害”的困難時期,由于大躍進運動以及大力發展工業取代農業的政府舉措,導致了全國性的糧、油和蔬菜、副食品等的極度缺乏。在此期間全國總人口因饑饉而非正常減少多達3000萬人(大饑荒集中在安徽,四川,河南,山東,貴州,甘肅),是八年抗日戰爭期間因戰亂死亡人數的一倍半。在人類歷史上,這可能是短期內因饑饉死亡人數的最高紀錄。
1960年,政治主題:慶祝總路線、大躍進和人民公社的偉大勝利。
1961年,人民日報國慶版體現著主要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內容。
1962年,人民日報國慶版還是堅持著“三面紅旗”:高舉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
1963年
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于10月16日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
1965年,國慶版上的劉少奇照片應該是他政治生涯中最后的寫照: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后,劉少奇受到錯誤的批判,并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政治陷害和人身摧殘,于1969年11月12日病逝。
1980年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為恢復他的名譽作了專門的決定。
1966年,國慶頭版已經只有毛澤東的個人巨幅照片了,這一年是文革初年。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場由毛澤東同志發動和領導的。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他發動這場“大革命”的出發點是防止資本主義復辟、維護黨的純潔性和尋求中國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但他當時對黨和國家的政治狀況的錯誤估計,已經發展到非常嚴重的程度。他認為黨中央出了修正主義,黨和國家面臨資本主義復辟的現實危險,只有采取斷然措施,公開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發動廣大群眾,才能揭露黨和國家生活中的陰暗面,把所謂被走資派篡奪了的權力奪回來。這場“大革命”之所以冠以“文化”二字,是因為它是由文化領域的“批判”引發的。
1967年,穿著軍裝的毛澤東在國慶頭版上的照片
1965年之前的人民日報出現的是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而進入1966年之后就是毛澤東、林彪、周恩來了。
1968年,人民日報國慶頭版上仍然是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巨幅照片。
1969年4月,在中共九屆一中全會上,林彪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和中央軍委副主席,被定為毛澤東的接班人并寫進了黨章。
1970年,人民日報國慶頭版上毛澤東與林彪的巨幅照片,這應該是林彪折戟外蒙溫都爾汗之前與毛澤東國慶節報刊照片上的最后一版。
林彪,“文化大革命”期間(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組建反黨集團,有預謀地誣陷、迫害黨和國家領導人,陰謀篡奪黨和國家的最高權力。1971年9月13日,失敗后出逃蘇聯,于蒙古溫都爾汗墜機身亡[9.13事件]。
1971年,國慶期間正是“9.13事件”之后,人民日報上沒有毛澤東和其他國家領導人的照片。
1972年
1973年,在社會主義這個歷史階段中,還存在著階級、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存在著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兩條道路的斗爭,存在著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性。
1973年3月10日,中共中央作出《關于恢復鄧小平同志的黨組織生活和國務院副總理的職務的決定》。(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開始。不久,鄧小平受到錯誤的批判和斗爭,失去一切職務。)
1974年,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線正確與否是決定一切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二十五周年
1975年1月,鄧小平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軍委副主席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
周恩來病重以后,在毛澤東支持下,他主持黨、國家和軍隊的日常工作,針對“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混亂局面進行全面整頓,得到全國人民的衷心擁護,收到顯著的成效。
1976年1月8日,周恩來同志逝世。同年4月,根據毛澤東同志提議,中央政治局通過,華國鋒同志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國務院總理。
1976年4月5日,四五運動,亦稱“天安門事件”,是文化大革命后期以天安門事件為中心的反對“四人幫”、否定文革的全國性的群眾性非暴力反抗的抗議運動。
四五運動源于全國人民對周總理的悼念。1976年1月8日,周恩來逝世,全國各族人民無限悲痛。但是,“四人幫”壓制廣大人民群眾悼念周恩來,誣陷鄧小平,加緊篡黨奪權的陰謀活動,激起人民群眾的強烈義憤。抗議運動在當時被認定為“反革命”活動,出動1萬名民兵,3000名警察和5個營的衛戍部隊,帶著木棍和槍械,包圍天安門廣場,對留在廣場的群眾進行鎮壓。
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唐山大地震,強度7.8級,地震持續約23秒。事發于凌晨人們熟睡之時,使得絕大部分人毫無防備,造成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傷,地震罹難場面慘烈到極點,為世界罕見。
1976年9月9日,毛澤東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人民日報國慶頭版登出毛澤東的遺像,提出了繼承毛主席遺志的說法。
毛澤東同志逝世,全國人民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四人幫”加緊了奪取黨和國家最高領導權的陰謀活動。中國向何處去的問題擺在黨和人民面前,也擺在主持中央工作的華國鋒同志面前。從1976年人民日報國慶頭版的這些照片上可以感覺到,國家正面臨著重大轉折的關鍵時刻。
1977年,國慶節的人民日報刊登了華國鋒的照片。
華國鋒(1921年-2008年),山西交城人,“文化大革命”開始后,華國鋒同志受到沖擊并被批斗。在周恩來同志支持和保護下,1967年恢復工作。
1976年4月,根據毛澤東同志提議,中央政治局通過,華國鋒同志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國務院總理。在歷史發展的重要關頭,華國鋒同志同“四人幫”篡黨奪權的陰謀活動進行了堅決斗爭,并提出要解決“四人幫”的問題。華國鋒同志在粉碎“四人幫”這場關系黨和國家命運的斗爭中起了決定性作用。
他根據廣大干部群眾的要求,開始復查、平反冤假錯案,逐步為一部分干部落實政策。在他主持下,中央決定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為1976年廣大人民群眾悼念周總理、反對“四人幫”的天安門事件平反,為“六十一人叛徒集團”等一批重大錯案平反。
1976年10月“四人幫”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結束。
1978年
1978年,舉行了十一屆三中全會,進行了撥亂反正徹底清算文革,以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經過三中全會在實際上建立起來,重新確立了正確的思想路線和政治路線決定實施改革開放,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從以階級斗爭為綱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從計劃經濟轉移到市場經濟等。堪稱是20世紀中國第三次歷史性轉折的一年,也是改革開放的開始之年。
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應美國政府的邀請,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于1979年1月28日至2月5日正式訪問美國。他是第一位正式訪問美國的中國領導人。
1980年,人民日報國慶頭版開始提出了國家經濟體制改革的話題。
1980年2月在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上,胡耀邦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1980年8月30日~9月10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五屆三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根據中共中央建議,決定華國鋒不再兼任國務院總理,由趙紫陽接任。
1981年,人民日報國慶頭版刊登了人大委員長葉劍英,關于對臺及國民黨提出合作和談判統一祖國的話題。
1981年6月,在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上,華國鋒辭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職務,至1982年9月擔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
1982年
1983年6月,李先念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趙紫陽為國務院總理。(1975年-1983年,未設國家主席)
1983年
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周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1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胡耀邦辭去黨中央總書記職務。
1987年11月2日,中共十三屆一中全會選舉趙紫陽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中央政治局常委。
1988年4月,在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楊尚昆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李鵬任命為國務院總理。
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逝世。廣大群眾和青年學生舉行各種形式的悼念活動。但是,極少數人借機散布謠言,攻擊黨和國家領導人,鼓動反對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26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由于趙紫陽對動亂采取縱容和支持的態度,助長了動亂的發展。從5月13日起,北京非法學生組織“高自聯”在天安門廣場煽動一些人進行絕食。20日,國務院發布命令,在北京市部分地區實行戒嚴。但是動亂的組織者和策劃者利用政府和戒嚴部隊的克制態度,繼續占據天安門廣場,組織各種非法活動,最終發展成為反革命暴亂。6月4日,黨和政府采取果斷措施,平息了反革命暴亂。
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舉行。全會通過了《關于趙紫陽同志在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動亂中所犯錯誤的報告》,決定撤銷趙紫陽黨內一切領導職務。全會選舉江澤民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作為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李鵬同志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
1990年
1991年
1992年鄧小平南巡:88歲的鄧小平坐在南行列車上,開始了他的南方之行。鄧小平視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發表重要談話。駐足武昌論“實干”,寄語深圳“搞快點”,啟發上海擴大開放,提出“要抓緊有利時機,加快改革開放步伐,力爭國民經濟更好地上一個新臺階”的要求,為中國走上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礎。
1993年3月,在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江澤民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199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5周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2月,鄧小平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政主權,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
1998年3月-2003年3月,朱镕基任國務院總理。
1998年夏天,我國長江流域遭受了多年未遇的特大洪澇災害。據初步統計,全國包括受災最重的江西、湖南、湖北、黑龍江四省,共有29個省、市、自治區都遭受了這場無妄之災,受災面積3.18億畝,成災面積1.96億畝,受災人口2.23億人,死亡3004人,倒塌房屋685萬間,直接經濟損失達1666億元。
1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周年。
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2013年,胡錦濤當選中共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2003-2013年,溫家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黨組書記。
200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五周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汶川發生8.0級特大地震災害,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傷亡最嚴重的一次地震。
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又稱2008年北京奧運會,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舉辦。
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世矚目,使中國日益自信,大國心態和風范亦得到塑造和錘煉。提升了中國的國際聲望、強化民族認同感、增強社會凝集力、增強社會的整合能力、改善社會風氣、增強政府的行政能力和加速社會發展進程。
200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習近平當選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2013年,李克強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黨組書記。
2013年之后人民日報國慶版給人們感覺是耳目一新的,真正感覺到了這個國家的發展進步與強大。
201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五周年。這一年開始的人民日報國慶頭版都會看到習近平主席向人民英雄紀念碑獻花籃的照片與內容。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北京舉行盛大的閱兵式和群眾游行【觀看視頻】
歷數第十五次國慶閱兵。由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和民兵預備役部隊約15000名官兵、580臺(套)裝備組成的15個徒步方隊、32個裝備方隊;陸、海、空航空兵160余架戰機,組成12個空中梯隊,是歷數閱兵中規模最大的一次。如今,飛機要多少有多少,再也不用多飛一遍了。
致敬人民英雄
2020年閏四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10月1日國慶節恰逢中秋,上一次雙節同慶是2001年(每19年一次)。
2020年注定是動蕩的一年。在2019年歲末,鼠年伊始,新冠肺炎在中國湖北武漢突如其來,除夕這一天,全國幾乎每個省市都有被感染的病例,乃至在全球范圍內爆發蔓延。武漢全城封閉、全國各地學校停課、工廠停工,小區封閉式管理,足不出戶居家隔離,疫情給各行各業和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沖擊。
國家啟動一級戰備緊急防控措施,湖北武漢全面封城, 舉全國的精銳醫護力量支援湖北,10天建成雷神山醫院。在這段時間里大家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防疫戰斗,乃至付出生命。
時至4月,國內疫情在通過全國全民將近三個月的日夜努力之下,逐步恢復了穩定的狀態,各個城市已經解封,逐步復工復產,努力恢復經濟秩序。但當前國外的疫情蔓延失控,面臨境外輸入的風險,防控形勢依然嚴峻。
國家衛健委數據統計,截至10月1日,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累計確診病例85424例,累計死亡病例4634例。
截至10月1日,據世界衛生組織新冠疫情數據顯示,全球新冠確診病例累計33842281例,其中死亡1010634例。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感謝那些可愛的人,致敬那些奮戰在一線的白衣天使們,銘記人民英雄!相信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這場疫情防控我們一定能贏得最終勝利!愿世界和平!
2021年
應該說,從人民日報國慶頭版的內容里,人們能夠感受得到我們的祖國正朝著富國強國方向快步發展著。人們應當珍惜現在的安定團結局面,珍惜幸福與和諧的美好生活。
參觀:數字展館-《新中國70年風雨歷程》
2019年 拍攝于北京
2019年 拍攝于北京
2019年 拍攝于北京